目前整個顯卡市場魚龍混雜,良莠不齊,各種規(guī)格和標準層出不窮,那么如何選擇一塊好的顯卡呢?
標準一:優(yōu)秀的散熱系統(tǒng)
隨著顯卡發(fā)熱量日漸增大,長期芯片在高溫下工作造成過速的電子轉移現(xiàn)象,使顯卡的壽命大大縮短,所以好顯卡的第一個標準就是必須重視所配置的散熱器。不過,與固態(tài)電容、全封閉電感等做工及用料“硬指標”相比,散熱器設計優(yōu)劣評判標準有著難以量化的問題。再加上巨大的成本差異(僅就G92核心的9800GT而言,就可以搭配各種類型、成本從幾十元至數(shù)百元不等的散熱器),使得散熱器成為當今顯卡配置縮水最方便、最嚴重的區(qū)域。一款質量低下的散熱器,除了給GPU帶來安全隱患外,還可能給您帶來巨大的噪音——您和您的顯卡都備受煎熬。那么,究竟該如何評判顯卡的散熱器設計呢?
首先說熱管。熱管具有導熱系數(shù)高的特點,他可以將GPU散發(fā)的熱量快速通過熱管里的散熱介質從液、氣態(tài)的轉化中傳導至散熱片上。在發(fā)熱量日漸增大的中高端顯上,熱管使用和散熱效果的優(yōu)勢將尤為明顯。進入2009年,配備熱管的散熱系統(tǒng)似乎早已成為中高端顯卡散熱的標準配置。而當您在購買一片售價在將近800元的中高端顯卡時,卻發(fā)現(xiàn)連熱管散熱系統(tǒng)都沒有使用,這樣的產(chǎn)品似乎過于對成本進行了縮減,有些得不償失的感覺。
當然。熱管散熱器本身也有諸多講究。比如在熱管數(shù)量上,在熱管與需要導熱的芯片在接觸方式,導熱效果上都會受熱管散熱器的設計影響,而我們銘鑫所采用的OEM自國內散熱器名廠OCER3的愛琴海系列熱管散熱器所獨有的HDT技術(熱管直接直觸GPU的專利設計能較其它熱管散熱器廠商傳統(tǒng)的熱管穿插進散熱底坐設計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,而且由于熱膨脹系數(shù)的不同,熱管穿插散熱系統(tǒng)還容易造成芯片受力不均勻而引起散熱問題,甚至會損害芯片,這就是有些顯卡散熱器雖然從正面看上去“很好很強大”,但翻過來卻是弱不禁風,散熱效率低下。

圖釋 被大量使用在中高端上的無熱管散熱系統(tǒng),散熱效果的優(yōu)劣可想而知

圖釋 部分使用熱管的產(chǎn)品,其熱管是通過散熱底坐非直接接觸GPU散熱,散熱效果大打折扣

圖釋 銘鑫顯卡在中高端產(chǎn)品上大量使用超頻3 HDT技術保證散熱熱管與GPU處理器直接接觸,
非如以上圖所示其它熱管鑲入式設計的散熱器,可以最大提升散熱效率
散熱面積則是另一項重要指標。與熱管相比,這項指標更不容易衡量。當前比較流行的散熱器,主要是有多鱗片設計和風道指向型設計組成,而多鱗片設計由于散熱器的散熱鱗片重多,并且彎彎曲曲、呈放射或者頁片狀,我們很難測量其散熱面積,不過我們都知道,鱗片越多的散熱器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自然越大,其散熱效率自然也越強,而在看起來鱗片差不多構造的散熱器之間,誰的散熱效果會更好呢?這里我們就可以通過對比兩款散熱器的重量來獲知。我們知道散熱片主要由金屬材質組成。在采用放射狀的散熱片的散熱器上,散熱器重量越大,則可推斷出散熱面積越大。比如,銘鑫視界風9800GTX+D-512D3中國玩家版搭配的超頻三“愛琴!鄙崞髦亓烤透哌_240g以上。通過下表可以看出,如此“厚實”程度絕對是同價位使用熱管鱗片散熱器的顯卡之最。加上這款散熱器還采用了超薄設計,并配以低噪音風扇,給顯卡核心帶來更強勁的散熱效率。

當然,也有一些本身自重就很重的散熱器,但是由于其是風道指向型設計,雖然其重量“非常強大”,但由于鱗片稀少,其散熱面積遠遠不如使用多超薄鱗片的散熱器,而且這樣的散熱器設計和作工都比較簡單,所以成本也相當?shù)土。因此,一個好顯卡的首要標準,當然是要有一個好的散熱系統(tǒng)。
標準二:優(yōu)秀的用料 強悍的方案設計

圖釋 銘鑫顯卡采用意法半導體產(chǎn)的鐵素體電感、富士通電容、英飛凌MOSFET
要點: 全固態(tài)電容、大廠牌電感及MOSFET的運用使顯卡壽命更長
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(fā),我們當然希望自己投入的每一分錢,都能用于改善顯卡的用料或質量上。雖然說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“一分錢兩分貨”的好事不太可能發(fā)生,但“厚道”也是我們對顯卡廠商的最起碼要求。質量縮水比降價還快的事情也讓人難以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