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端:CPU/GPU當前不具備互相吞噬的可能
從技術實現端來看,目前CPU和GPU在現有架構基礎之上沒有可能實現另一方的功能,除非Intel推出一個全新架構,必須是革命性的新架構,完全模式GPU的指令執(zhí)行模式,否則的話CPU取代GPU現在在技術端很難實現。
○ GPU架構
目前從DirectX10顯卡開始,顯卡內部開始采用統一渲染架構設計,NVIDIA最新一代G92顯示核心內部集成了128個流處理器,如果我們將一個流處理器看作一個核心的話,那么G92顯示芯片擁有128個核心。

GPU難以在3D API之外實現本身價值
單從核心數量上來看GPU數量已經領先于目前的CPU,但是其由于天生并定位于處理器3D圖形渲染,所以單個流處理器功能不強,流水線深度很短,依賴于仲裁機構和片內緩存。
特點:流處理器的特點是執(zhí)行指令代碼簡單但是執(zhí)行效率高,類型單一而又固定。
缺陷:目前這種指令代碼僅適用于D3D和OpenGL兩種3D API,不適用于其他應用領域。
○ CPU架構
CPU架構方面則與GPU截然相反,CPU流水線深而復雜,并發(fā)性不高,仲裁并行依賴于應用程序,這樣的架構方便與編程人員根據需求運行任意類型程序,編程更加隨意而有靈活。
特點:流水線層級深,可編程性強,可以處理復雜指令。
缺陷:指令并發(fā)性低。
● 小結
從先有CPU和GPU架構來看,兩者不具備互相取代的技術條件,主要由于兩者架構的差異,GPU針對于3D API進行了專門優(yōu)化,處理的指令簡單又單一,執(zhí)行效率高,并發(fā)數多,但是單個指令復雜程度低;反觀CPU則是單個指令更加復雜,指令可編程度高,能夠執(zhí)行復雜指令,但是并發(fā)性低。所以從現階段來看CPU和GPU兩者之間誰也無法取代誰。
但是這個假設建立在現有CPU和GPU架構基礎之上,倘若新一代CPU架構推出,這個假設也有可能被打破,當然這個假設必須建立在CPU新一代架構已經能夠解決現有問題的前提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