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另外,這兩個BAT文件常被用于破壞,它們會在這個文件中加入類似"Deltree C:\*.*"和"Format C:/u"的行,這樣,在你啟動計算機后還未啟動Windows,你的C盤已然空空如也。
五、通過System.ini文件
隱蔽性:5星
應(yīng)用程度:一般
事實上,System.ini文件并沒有給用戶可用的啟動項目,然而通過它啟動卻是非常好用的。在System.ini文件的[Boot]域中的Shell項的值正常情況下是"Explorer.exe",這是Windows的外殼程序,換一個程序就可以徹底改變Windows的面貌(如改為Progman.exe就可以讓W(xué)in9x變成Windows3.2)。我們可以在"Explorer.exe"后加上木馬程序的路徑,這樣Windows啟動后木馬也就隨之啟動,而且即使是安全模式啟動也不會跳過這一項,這樣木馬也就可以保證永遠隨Windows啟動了,名噪一時的尼姆達病毒就是用的這種方法。這時,如果木馬程序也具有自動檢測添加Shell項的功能的話,那簡直是天衣無縫的絕配,我想除了使用查看進程的工具中止木馬,再修改Shell項和刪除木馬文件外是沒有破解之法了。但這種方式也有個先天的不足,因為只有Shell這一項嘛,如果有兩個木馬都使用這種方式實現(xiàn)自啟動,那么后來的木馬可能會使前一個無法啟動,呵呵以毒攻毒啊。
六、通過某特定程序或文件啟動
1、寄生于特定程序之中
隱蔽性:5星
應(yīng)用程度:一般
即木馬和正常程序捆綁,有點類似于病毒,程序在運行時,木馬程序先獲得控制權(quán)或另開一個線程以監(jiān)視用戶操作,截取密碼等,這類木馬編寫的難度較大,需要了解PE文件結(jié)構(gòu)和Windows的底層知識(直接使用捆綁程序除外)。
2、將特定的程序改名
隱蔽性:5星
應(yīng)用程度:常見
這種方式常見于針對QQ的木馬,例如將QQ的啟動文件QQ2000b.exe,改為QQ2000b.ico.exe(Windows默認是不顯示擴展名的,因此它會被顯示為QQ2000b.ico,而用戶會認為它是一個圖標),再將木馬程序改為QQ2000b.exe,此后,用戶運行QQ,實際是運行了QQ木馬,再由QQ木馬去啟動真正的QQ,這種方式實現(xiàn)起來要比上一種簡單的多。
3、文件關(guān)聯(lián)
隱蔽性:5星
應(yīng)用程度:常見
通常木馬程序會將自己和TXT文件或EXE文件關(guān)聯(lián),這樣當你打開一個文本文件或運行一個程序時,木馬也就神不知鬼不覺的啟動了。
這類通過特定程序或文件啟動的木馬,發(fā)現(xiàn)比較困難,但查殺并不難。一般地,只要刪除相應(yīng)的文件和注冊表鍵值即可。
|
|
【收藏】【打印】【進入論壇】 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