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板:知名度和利潤率之惑
記者在東軟軟件園看到,東軟正在研發(fā)的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技術,東軟的移動追蹤GPS等都已經在各大客戶的產品中使用。我們在使用的社保系統(tǒng),電網系統(tǒng),銀行系統(tǒng)無不充滿著技術的技術。劉積仁告訴記者“這其實也是外包,外包并不僅是承接海外訂單,中國是世界級的外包市場,對這點大家認識不足”。
東軟估算,新醫(yī)改會帶來280億大市場,如今在這個市場中已經做好準備的玩家并不多。被忽略的金礦在四萬億帶動下,需求被提前釋放了。3G建設為整個電信業(yè)帶來2000億-3000億投資,其中跟東軟相關的市場達160億-240億元,總投資超2萬億的智能電網建設,更是使包括東軟在內的智能電網概念股在資本市場上經過幾輪爆炒。
但作為服務型的軟件企業(yè),東軟同時也有自己的短板和困惑,對于劉積仁當選CCTV年度人物,論壇上有網友提出,希望東軟下一步能再提高一下自己的知名度。利潤率也是個問題,營業(yè)額很高,但整體利潤率不溫不火,去年的利潤率18%。盡管高于同行業(yè)利潤率,但長江證券分析師在接受本報采訪時還是認為,對比印度的企業(yè),東軟還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增長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