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真出去了以后,誰當CEO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。如果以為我們懂,就讓我們出去立刻就當CEO的話,當時我們認為問題可能會很大,因為國際環(huán)境都變了,國際團隊變了,如果我們的CEO就是楊元慶先生,我們認為他很能干,他對這個行業(yè)了解的非常深透,但是一出去以后難免就會失敗,難免就會要打敗仗,如果在那種情況下,國際董事會認為,像足球教練一樣,一場球踢下來就一定把他換下來,那我們的損失就大了,所以我們當時一致認為主席空著我們先當著,CEO一定要請外國先生當,請國際人士當。在這幾年當中我們認真的研究學習到底有什么不同,原來定下的這個計劃,就是五年,當時跟董事會談好了,五年以后楊元慶先生上去,沒想到到第四年的時候,國際金融風暴來了,來了以后這個虧損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跟金融風暴有關系的,因為我們在國外的客戶都是大的客戶,大客戶的成本主要是不買電腦了,所以對我們的營業(yè)額有很大的影響。
另外一點我覺得跟管理層對管理的理解上還是不同的,當然我更傾向于認為楊元慶的想法是更正確的,借著這個機會就換人了。我在這個時候當董事長大家很關心,說這個老頭怎么又當董事長了?其實主要的是為了讓董事會更好的能夠和管理層做配合,而且可能因為年齡大一點,經(jīng)歷多一點,董事會的其他董事可能信任的多一點。那么這種配合在新的情況下于是兩種說法,一個是并購的不成功,聯(lián)想就在懸崖的邊上,眼看要掉下去,但是在我自己心里認為,現(xiàn)在是一個轉折點,轉折點是真的是轉折點還是掉到懸崖下去,我覺得要時間考驗,大概一年以后就能夠很清楚的看見,我們是離懸崖越來越遠了,登山登的越來越高了,還是掉到懸崖底下了,如果掉下去了就是不成功,如果上去了就是成功。此刻您問我,我心里認為肯定是成功的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