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00元的產品,銷售員也會主動把產品降到2000元,以戰(zhàn)勝競爭對手。
消費者接受2000元的產品之后,信息傳導到次日備貨的渠道商,渠道商會進一步向上游IT企業(yè)反映,如今市場熱銷的是2000元的產品。上游廠家也就認為現在消費者就愿意買2000元的產品,于是加大投放2000元的產品。如此循環(huán)下去,產品越賣越低。
這也就是為何歐美日等成熟市場已經普遍進入“酷睿時代”,而中國還停留于“奔騰時代”的原因。“歐美市場酷睿處理器已經占到70%—80%的比例,而中國80%的處理器仍都是奔騰,中國PC市場整體呈現的是奔騰與酷睿的倒掛式結構”,英特爾中國區(qū)市場渠道部總經理張 文翊如是說。
原因何在?從消費能力講,消費者購買力不足的因素已經被排除;難道是中國消費者在應用上不如人家?“大家玩的游戲都在同一個水平上,甚至中國玩的游戲比歐美玩的都更復雜;或者在視頻編輯領域,中國視頻的網站發(fā)展也非常快;這都需要高性能電腦。”所以從應用模式上來看,中國跟歐美區(qū)別不是很大,張文翊說,“我們發(fā)現很多消費者是具備消費能力的,而且他們也有高端需求,可是找不到一個很好的渠道一次性就買到他所需要的電腦,而且要買得舒適。”
DIY的戰(zhàn)略轉折點
在2009年之前,中國DIY臺式機市場憑借價格優(yōu)勢,雖失半壁江山,但尚有立足之地。然而現在這個立足之地已淪喪為立錐之地。
2005年之后,筆記本電腦的價格進入一個快速下降通道,對中國DIY市場呈現出競爭優(yōu)勢,DIY市場的萎縮開始加速。以神州筆記本為代表的低端筆記本企業(yè)將價格降到4000元以內,構成對臺式機的第一波強烈沖擊。2007年開始的上網本大戰(zhàn),又構成第二波沖擊,進一步挑戰(zhàn)了DIY臺式機的價格優(yōu)勢,低端筆記本與臺式機已經進入價格肉博戰(zhàn)。
同時,國美蘇寧興起。由于大型家電零售商的批量采購優(yōu)勢和渠道的便利性優(yōu)勢,極大地挑戰(zhàn)了像中關村這種傳統(tǒng)PC賣場。價格、便利性、購物舒適性及售后服務方面都勝出中關村等傳統(tǒng)賣場,就像連鎖超市對傳統(tǒng)集貿市場的沖擊一樣。
除此之外,還有來自京東商城等專業(yè)IT網絡賣場的沖擊。
一位在中關村做了十幾年DIY店的老板說,2009年是中國DIY市場一個重要的時間點,如果稱之為拐點的話,也是走向衰敗的拐點。5000元以上的臺式機在整個臺式機市場的占比,竟然在一年之內由20%多降到了4%左右。低端臺式機在如今已經被賣到了白菜價,各種硬件更是被逼到只有幾元錢的利潤縫隙,遂而導致日子本來就不好過的終端渠道商度日如年。
2010年伊始,中關村的電腦賣場欺詐案頻發(fā),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少DIY店已經徹底失去了生存空間。這位店家甚至大膽預測,中關村DIY模式最多剩下不超過三年的時間。
跨越替代之危的創(chuàng)舉
如何能讓中國的DIY臺式機市場與歐美日殊途同歸,開創(chuàng)其在筆記本電腦時代最后的陣地——高端市場?
這成為擺在業(yè)界面前的一個難題。阻止筆記本的進攻是不可能的,一時扭轉中國已經變形多年的銷售業(yè)態(tài)也是不現實的,眼看著中國DIY市場自生自滅都不甘心。
面對危局,一直擔當PC產業(yè)領路人的英特爾挺身而出。
英特爾認為,DIY市場曾為中國PC的普及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,也對英特爾進入中國市場功不可沒,作為產業(yè)領袖的英特爾有責任力挽狂瀾。英特爾中國區(qū)市場渠道部總經理張文翊說,DIY不應該走進博物館,而應變身為體驗館。
在美國和日本這樣的成熟PC市場,80%已經是筆記本,20%是臺式機。然而臺式機的市場份額不但沒有縮小,而且其平均單價比筆記本還要高30%。“這說明消費者對電腦的需求是多樣化的,可能平時需要一個筆記本隨身攜帶,但是回到家里還是有高端的應用需求的,比如玩高端游戲、欣賞高清視頻,這些應用對臺式機的需求非常大。
|